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,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,又称为红外热辐射,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,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,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。结果发现,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快。得到结论:太阳光谱中,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,这就是红外线。
太阳光谱中,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,这就是红外线。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。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,波长为0.75~1000μm。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,即近红外线,波长为0.75~1.50μm之间;中红外线,波长为1.50~6.0μm之间;远红外线,波长为6.0~l000μm之间。
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和穿透性,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是有伤害的,但它也又有利的一面,比如可以辅助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,在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。
红外光谱法的划分
通常将红外波谱区分为近红外(near-infrared),中红外(middle-infrared)和远红外(far-infrared)。区域 波长范围(um) 波数范围(cm-1) 频率(Hz) 近红外 0.78-2.5 12800-4000 3.8?10-1.2?10中红外 2.5-50 4000-200 1.2?10-6.0?10 远红外 50-1000 200-10 6.0?
10-3.0?10常用 2.5-15 4000-670 1.2?10-2.0?10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,分子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,产生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,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。记录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关系曲线,就得到红外光谱。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反映,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。通过比较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,发现: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,如O-H、N-H、C-H、C=C、C=O和C?C等,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,分子的其它部分对其吸收位置影响较小。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基团存在、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,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。